为让同学们正确理解失去的含义,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,提高同学们心理健康素养。我系于5月18日晚在腾讯会议进行“接受生活的不完美,理解失去”主题讲座。讲座由苏州大学附属广济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、苏州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汤臻教授主讲,统计系学工办主任李歆主持,全体班主任和同学们参加。
本次讲座主题是“丧失、哀悼与重生”。讲座初始,汤臻为我们讲解了“丧失”和“哀伤”的含义。“丧失”指失去亲近的人,可能是死亡或者是离开,失去未来的各种可能性,身体的损害,分离、失落或者重大变化等。“哀伤”则指丧失所带来的自然反应和感受,比如悲伤、想念、愤怒、内疚和恐惧等情绪。
汤臻介绍了丧失的几种类型和人们对哀伤的具体反应。她介绍了创伤性丧失、可能性丧失等情况。在人的成长过程中,这些都是必然会发生的现象,是不可避免的。她也举例说明了在一些情况下人们的哀伤反应,以及相关的心理、生理、行为表现,生动形象,使人印象深刻。
最后,她也再次强调本次讲座的主题:理解失去,更好地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,达到自己的“重生”,舒缓情绪上的痛苦,重新找到自己,寻找悲剧的意义。
通过此次讲座,希望同学们能够有所收获,有所成长,懂得如何在痛苦中找到慰籍,舒缓痛苦情绪,学会与生活和解,拥抱人生的不完美。